“一个筐”变“四个桶”,湖北鹤峰垃圾分类新风尚深入人心
2023-07-29 20:11:52来源:腾讯网

“一个筐”变“四个桶”,湖北鹤峰垃圾分类新风尚深入人心

极目新闻记者 王佳文


(相关资料图)

视频剪辑 王佳文

通讯员 罗亚亦

从“一个筐”变“四个桶”,从“嫌麻烦”到“新风尚”,近年来,生活垃圾分类正以细雨润物细无声之势渗透着湖北省鹤峰县人民的日常生活。垃圾分类关系着城乡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节约环境资源,彰显着城市文明高度,要做好这件“关键小事”并不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需下好“水滴石穿”的功夫。

前端:多方参与 优化投放收集方式

近年来,鹤峰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有序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建设。构建“环卫+社区+物业+志愿者”的联动机制,下沉社区干部和志愿者积极开展多维宣导,通过不定期到现场引导居民分类投放垃圾,督促居民养成分类装放、分类投放的习惯。

鹤峰县的新式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

“您知道我们平时的生活垃圾分为几类吗?”“厨余垃圾应该放入哪个颜色的桶里?”近日,容美镇中坝路社区志愿者开展了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活动中志愿者通过播放宣传动画、垃圾分类扮演游戏互动、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让广大城乡居民意识到实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让垃圾分类走进群众的日常生活。

同时,采用“宣传+培训”的模式,社区和学校联合组织开展“小手牵大手,共创文明鹤峰”等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共发放宣传图册500余份、印发《致广大临街经营户朋友们的一封信》3000余份,营造浓厚的垃圾分类氛围;此外,采取“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在电视、广播、报纸和新媒体平台发布垃圾分类的科普内容,逐步提升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按照“三定、两入、一管理”的工作思路,“三定”即定时、定点、定人,“两入”即入院、入点,“一管理”即小区管理,完善生活垃圾投放设施,落实精细化管理,为源头分类提供保障。截至目前,鹤峰城区共设置果皮箱241个,垃圾分类棚亭70个(其中智能款20个,普通款50个),垃圾分类收集点15个,退换原散放垃圾桶400个,退桶入院率达100%,基本实现城区垃圾分类容器全覆盖。

中端:加强收运监督 完善收运处理体系

鹤峰县城区约102万平方米,人口总量约5万余人,每日生产出的垃圾约47吨,为避免“先分后混”,鹤峰县环卫所结合垃圾的实际产量和种类,科学合理配置收运车辆,设置专门错峰线路与“一处一方案”,进行统一的分类收运处理。

对城区生活垃圾采用“定时定点+上门收集”的分类收集模式,分别由压缩式垃圾车和自卸式垃圾车进行分步压缩后转运至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对城区旅馆、餐饮店的餐厨垃圾采用“上门收集+预约收集”,密闭化运输至餐厨垃圾处理厂进行油水分离处理;对城区大件垃圾坚持“发现一处、清理一处”的原则,进行地毯式排查,由大件收集车运输至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分拣处理,垃圾收运专车专线,杜绝混装混运,确保日产日清。

环卫所工人清洁垃圾投放点

“在垃圾车动态运输的过程中,我们采取‘线上+线下’‘现场+随机’相结合,加强对收运车辆车容车貌、密闭化运输监督检查,防止垃圾车‘带病上车’。目前,我们正加快开发智慧系统,以科技赋能,对收运车辆作业情况、运行轨迹进行动态管理。”鹤峰县环卫所负责人熊政军说。

末端:垃圾分类处理体系提档升级 分出新“资源”

垃圾分类是一体化的“全链条”模式,不仅需要前端引导分类,中端监督运输,同时也离不开强化末端处理。近年来,鹤峰县投入近8000万元,着力推进鹤峰县县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一体化项目、智慧环卫——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提档升级项目、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建设。

目前已建成集垃圾焚烧、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有害垃圾集中处理、大件垃圾处理和可回收物再利用为一体的垃圾处理体系,让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垃圾分类既从源头上解决了垃圾围城的困扰,也是对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将“垃圾”变成“资源”,引领绿色低碳新风尚。

据了解,鹤峰县着力完善后端处理和垃圾分类处理体系提档升级,实现垃圾分类回收的正循环。建成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占地面积约639.73㎡,总投资800万元,设计处理能力为20吨/天,采用负压除臭设备、油水分离装置、污水处理系统,残渣资源化利用制作有机肥,分离出的废油提炼生物柴油,减少臭气和污水的产生。

要做好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需处处用功。下一步,鹤峰县将以点带面,加强垃圾分类督导员专业队伍建设,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提升垃圾分类知晓率,让垃圾分类成为居民的“肌肉记忆”,把全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做得更加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

(来源:极目新闻)

标签:

最后一页
通缉犯心虚遭警方锁定 失控"飞越车辆"送医不治

精彩推荐

资讯News

  • 聚焦Policy